原來,我們是「家人」

 

上星期,國小三年級的美在學校午休時間離開教室許久,學校廣播數次,仍不見人影,因此著急的打電話來,兒家的保育員、社工和主任立即到學校來幫忙尋找;當下,同校國小六年級的祥告訴班導他要離開教室,班導問他為什麼?他說…他要去找他的「家人」。這就是祥,一個國小六年級的男孩子,他的個子在兒家的這一年半來長高了15公分,是兒家的大哥哥,嗓門很大,罵人很兇,動作有點粗魯,總是用他的音量和體形來嚇唬別人,在兒家時常和弟弟妹妹們鬥嘴,這一次,我們才知道…原來在心裡,他對兒家的弟弟妹妹有了「家人」的情感,吵歸吵,感情也在吵鬧之間無形中一點一滴的累積。

99年的秋天,由高雄的社工陪同,帶著簡單的行李,祥來到兒家;他的父母都有吸毒的習慣,從小,祥就在寄養家庭和親戚家庭間游走,因為父或母的經常入獄,他也因此在親人間漂移不定;剛來到兒家,祥的敏感易怒,在同伴之間時常引發爭執,他的心裡有一座天秤,總是比較著公不公平,好多的「為什麼?」,他想不透。

每次爭執發生,他近乎咆哮似的訴說著對方的錯,仗著體型優勢嚇阻對方,甚至揮拳作勢要動手,情緒異常激動,激動到哭出來,握拳握到爆筋;有一次,在接送放學的公務車上,祥調整椅背時,不小心夾到了一個孩子的手,旁邊幫腔的國小女生開始用言語輪番攻擊祥,說他是故意的、很白目…;下車時,祥情緒激動的揮拳打了其中一個女生,還試圖追打對方;我緊緊的抱住他,在耳邊輕柔的告訴他,媽咪在這裡,有事好好說,別耽心,別怕…,他忍住的眼淚奪眶而出,靠在我身上哭了會兒,原本握緊的拳頭放鬆了,瞪大的眼神和緩了,他放心了,不怕了;這時,我知道,祥是個可以說也聽得進去的孩子。

今年的夏天,國小畢業後,祥要回家了;他的內心五味雜陳,雖然終於可以回家了很開心,但是他也輕輕的問:我可以再繼續住嗎?偶爾他也會說:我長大後一定要回來捐錢;又或者問說:我長大可以來這裡上班嗎?

親愛的祥,祝福你,可以回家了,真好!歡迎你,等你長大,隨時都可以回來,因為這裡曾經有你的味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schild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