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牧基金會相信,每個生命都是上天所賜與的禮物,某個家庭無力扶養的孩子,也許是另一個家庭願意珍惜呵護的寶貝。即便有著不圓滿的身世背景,我們也應該設法讓無辜的孩子擁有可以健康、快樂長大的權利!因此善牧為棄虐兒設立了「台南嬰兒之家」及「善牧兒童之家」,在棄嬰部分針對無法扶養嬰幼兒之未婚媽媽或其家庭,提供寶寶生活照顧、護理保育、疾病就醫等服務,也協助安置出養,並和美國的三家領養機構合作(註),幫助孩子找到適合的領養家庭。

其中,和善牧合作最久也最多成功配對的「美國慈愛領養機構」過去曾多次邀請善牧基金會執行長-湯靜蓮修女前往參訪,但湯修女皆因差旅經費有限,或是工作繁忙而無法成行。直到2008年12月時,湯修女才藉著應邀到美國出席家庭暴力研討會的機會參訪慈愛,親自前往了解善牧孩子們的新生活過得如何。

Sister Therese.JPG 
▲(左起)慈愛機構負責人()、湯靜蓮執行長、慈愛機構負責人()及美國善牧修女會修女。

 

盛大的領養家庭聚會

位於舊金山的「美國慈愛領養機構」,每年都會為領養家庭舉辦盛大的聚會,內容包含支持性團體、豐富的一家一菜和才藝表演等,除讓領養父母與孩子認識更多和自己相同處遇的人,好彼此打氣,不用孤單面對,也讓父母分享教養的甘苦經驗,和讓被領養的孩子建立自信心,開朗地面對自己過去的身世和到美國後的新生活。

湯靜蓮執行長表示,原本以為這次只能做個簡單的參訪,沒想到主辦單位邀約到200多位領養家庭的成員前來聚會。有個領養家庭表示,為了參加這次的聚會在極低溫的寒冬中開了6個小時的車程。湯修女問:「為什麼你們願意不辭辛苦地來參加聚會呢?」他們回答:「這是值得的,因為您來自更遙遠的地方阿!」

完善的健檢紀錄十分重要

根據研究資料顯示:6歲以前是發展遲緩的早期療育階段,而3歲以前更是早期療育的黃金期,其療育成效是3歲後的10倍。因此,為了讓不會說話的幼兒得到妥善的照顧,善牧提供美國的領養機構每個孩子的詳盡健康紀錄,包含醫師的健康檢查報告、生母的背景與健康情況,好讓領養家庭了解孩子的生理狀況,未來能提供他們適切的醫療資源,以彌補孩子出生時,因原生家庭遺傳或照顧不周而可能產生的疾病。善牧也安排了愛心志工媽媽、職能復健背景的學生或醫護人員,提供孩子適當的互動和刺激,以避免因為缺少家人愛的擁抱、撫觸、陪伴、對話和玩耍而導致發育遲緩,或提早發現是否需要給予特殊療育。

完成全部的領養手續約需要8個月到1年的時間,在這過程中,慈愛有許多社工師、諮商師提供孩子的資料給想領養的家庭、評估領養家庭是否適合,和協助領養父母及孩子適應新生活。還設有一個小學校,讓特教老師與有特殊需求的孩子進行互動治療,免得有的孩子因過去長期缺乏刺激,發生只會靜靜地盯著天花板看等異常或發育遲緩的現象。

在這次聚會中,有不少家庭向湯靜蓮執行長表示感謝善牧所提供的詳盡健康報告,例如某位領養媽媽表示,她一開始就知道孩子有心臟方面的疾病,因此孩子到美國後就安排了開刀手術,現在孩子都11歲了,非常健康活潑,完全看不出心臟曾出現問題。

馬賽克 -湯靜蓮執行長與領養父母和被領養的善牧孩子.jpg 
靜蓮執行長、領養父母與被收養的善牧孩子

又聾又啞的妮雅

慈愛負責人也分享了妮雅(化名)的感人故事。根據善牧「台南嬰兒之家」的資料,妮雅的生母16歲生下她,當時生父大約26歲,且每月收入僅有1-2萬,曾因吸毒而多次進出監獄。妮雅出生時,生父又逢失業,他選擇不盡父親的義務而拋下了她們母女,因此本身有殘障的生母只好一邊將妮雅交給高齡86歲的曾祖母照顧,一邊去打零工,但收入有時甚至不到1萬。然而曾祖母年事已高,光是照料妮雅是否吃飽睡足,已然十分辛苦,等到發現妮雅總是靜靜地躺在床上,和人互動也沒有太大反應,而送去醫院檢查時,才發現妮雅因重度失聰導致不會講話,可以說是又聾又啞。因此,原本生活負擔就很重的她們,眼看無法給孩子良好的照顧與醫療,又聽人說善牧提供收出養的服務,只好在萬般不捨之下前來尋求協助。

 妮雅到善牧時才1歲多,僅配戴簡易的助聽器,無法以手勢或聲音與人溝通,社工經歷艱辛又漫長的媒合過程才找到適合的領養家庭,並於4歲送到美國。快5歲時,領養父母基於完整的醫療報告為她做了電子耳植入手術,才開始學說話和去啟聰學校學手語。藉著妮雅8歲時所拍攝的紀錄短片,慈愛負責人讓大家看到一個能自在聊學校生活、隨著音樂跳舞,和兄弟姐妹扮家家酒,相處融洽的快樂孩子。慈愛負責人表示,妮雅的領養媽媽信仰天主教,雖然家中原本即育有6名子女,仍想要幫助其他不健康的可憐孩子,因此得知妮雅的坎坷遭遇後,就決定要給她一個溫暖的家。也提到領養媽媽常打長途電話給慈愛社工,談到在養育過程中需要被支持的心情,例如教導妮雅說話、溝通的辛苦,以及其他子女貼心地幫忙照顧新加入的小妹妹等等,讓在場的其他家庭,也十分感同身受。

 

被愛的孩子有自信

藉由這次參訪活動,湯靜蓮執行長不時發現這些被領養的孩子從眼神中散發出來的被愛與自信,而且他們還能很自在、高興地說:我是來自台灣的,我是來自善牧基金會……。我們由此可以看出善牧「台南嬰兒之家」的工作對這些無法在原生家庭長大的孩子有多麼重要,而「美國慈愛領養機構」與領養家庭為我們的孩子無私的奉獻及照顧的情操與用心又是多麼的難能可貴。藉著這次參訪,善牧得到更多更好的正向回饋,且讓我們繼續以謙遜和感恩的心,結合更多人的力量來為弱勢的婦幼服務,好讓每個天使般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家庭的愛護與溫暖!

 (註Heartsent adoptions 慈愛領養機構、Family For Children 兒童之家領養機構、Journeys of the heart 心路歷程領養機構)。

收出養環境比一比─美國值得台灣學習的地方

為此行,
湯靜蓮執行長也分享了在美國觀察到值得台灣社會學習的地方:

領養機構的「領養後追蹤、輔導服務」:較長期

「慈愛」有許多專業人員,例如社工師、諮商師等。除將善牧所提供的孩子健檢和身世資料給領養家庭、評估領養家庭是否適合領養,也協助領養父母及孩子適應新生活,包含孩子到了青少年階段,領養父母該如何協助他們面對自我探詢和領養身世的課題等。

「慈愛」於領養父母接回孩子後,1個月內會安排電話訪談,也提供善牧領養後2年內的追蹤紀錄,包括團體聚會、孩子與家人照片、成長發展等。

領養機構的「身心障礙醫療支援體系」:較健全

每個孩童成長過程中,需要藉由和他人的適當互動,或玩具或音樂等媒材來學習,然而被出養的孩童通常較缺乏這類的良性刺激,因此容易有發育和學習遲緩的現象。

「慈愛」設有一個特教的小學校,讓老師與有特殊需求的孩子進行互動治療,改善被出養孩童因過去長期缺乏良性刺激,只會靜靜地盯著天花板看等異常或發育遲緩的現象。

對領養子女「身心障礙的社會福利補助」:較健全

在台灣又聾又啞的妮雅,到了美國後有機會安裝電子耳,第一次清楚地聽到這世界的聲音。人工電子耳輔具約需90萬,設備加手術約122萬,設備、手術加上持續追蹤約140萬,但國內縣市政府補助僅30-60萬元。

對領養子女「身心障礙的接受度」:較接納

除了妮雅的領養父母,家中原有的6位子女也願意無條件的接納又聾又啞的妮雅成為家中的一份子,和她玩在一起,全家人一起陪伴與鼓勵她面對學習手語和說話的辛苦歷程。

對領養子女「告知身世背景的態度」:較開放

國外的父母(包含台籍或華裔父母)較願意讓被收養的孩子知道自己的身世,如:孩子來自哪個國家、原生國家文化背景、孩子本身的出生故事等。

國外的父母較容易認同:與其隱瞞孩子的身世,不如讓孩子真實地感受到被愛,彼此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讓孩子和新家庭成員有深厚的歸屬感等觀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schild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