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 057.jpg 
善牧南區區主任陳惠鏡在記者會中提出10大要不得的收養動機。

 
在今年的兒童節,天主教善牧基金會舉辦了一場
「用愛彌補遺憾.為出養兒舖幸福路」記者會。為什麼會辦這樣的一場記者會呢?因為在兒童權益上,「出養兒」一直是比較不被重視的。從善牧基金會棄嬰收容安置,以及收出養的服務經驗中發現,養父母的收養動機大不同,給予孩子的教養及對孩子的期待也會不同,所以在記者會中提出「10大要不得的收養動機」,呼籲民眾收養孩子前多三思,應以孩子的利益為首要考量,才能為出養兒打造幸福之路。 


 
 

善牧基金會完善的收出養服務

善牧基金會執行長湯靜蓮表示,根據善牧過去的服務經驗中發現,未婚懷孕少女身心發展皆未臻成熟,多數具有對於兩性交往、性知識缺乏正確的認知與態度、在朋友間中自我認同感較低等問題。當少女懷孕時,首要面對即為生理及醫療問題、待產居住處所等,接踵而來的是個人心理、家人態度及人際網絡的調適問題、非婚生子女安置及未來生活的銜續與安排……使少女被迫去面對問題及做出一連串的決定,但無論少女做出任何決定,對其日後生活皆產生重大影響及創傷。為此,善牧基金會設置「未婚小媽媽之家」以及「嬰兒之家」提供這群少女待產的安心環境,並收容安置由少女們生下,決定待出養的嬰兒,並透過專業的收出養服務,協助少女和自己的家人、男友,以及男友的家人共同商討和評估,是否要為寶寶安排收出養,並協助她們面對、調適分離及失落的創傷歷程。善牧基金會為此展開了未婚小媽媽安置、嬰兒安置及收出養的服務,目前服務的範圍已拓展至安置家園以外的嬰兒、兒童收出養服務。
 

非婚生嬰兒人數下滑,國內出養需求下降?
  
根據內政部統計,97年非婚生嬰兒8,195人,較96年減少8.7%(但仍佔生育率4.12%),此一數據下滑,光以數字判斷似乎代表國內出養需求同時下降,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97年透過善牧基金會出養的兒童總共有75人,98年1月至3月已經有22 人,卻較97年同期增加約3倍。善牧基金會發現,在大幅增加的出養兒童中,除原生父母因未婚懷孕或經濟困難需出養兒童外,3年來增加較多且佔出養童35%的,多數為縣市政府兒童保護個案,因家庭重建困難,考量兒童發展需求,不得不轉介善牧基金會協助出養,希望及早為兒童找到另一個溫暖的家。

  

10
大要不得的收養動機

在國內出養需求仍高的情況下,善牧基金會企盼為孩子們找到一個溫暖的家,同時也提醒民眾收養前三思,先評估自己的收養動機是否正確,畢竟養育孩子是一輩子的責任,孩子的幸福與否,也與收養家庭有著密切關係。

善牧基金會南區區主任陳惠鏡在記者會中指出,以善牧基金會國內收養人收養動機的排名(以97年度開案26案統計)來看,第一名為「無法生育」,佔85%,第二名為「喜歡小孩,希望體驗父母角色」,佔73%,第三名為「已逾生育年齡」佔23%,並居第四名為「子女少」、「做善事,回饋社會」,佔19%,最後則為「親族長輩期待、傳宗接代」佔15%

陳惠鏡說到,在善牧接到的諮詢電話中,我們也發現到一些想收養孩子的父母,主要動機讓人感到憂心,這些動機往往因傳統、文化等因素而起,卻忽略了收養應以孩子的權益為優先考量,善牧也呼籲
收養人唯有將兒童的利益做為第一考量,才能為他們打造幸福之路。
 
 
 
一、收養子女來繼承財產
「肥水不落外人田」的觀念根深柢固,希望收養小孩來繼承財產。
 
二、改善不睦的夫妻關係
如另一半發生外遇,無力解決,覺得認養小孩可以改善夫妻關係,做為挽回對方的一種手段。
 
三、怕年老無人祭拜
為年老及往生後著想,傳統地認為必須有個子女來祭拜自己。
 
四、增加幫手
如外籍配偶發現自己的中文程度不佳、還未適應台灣文化,很難教導子女,希望領養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做為教導自己小孩的幫手。
 
五、生活沒重心目標
像是結婚已久的夫妻,彼此關係疏離,生活無重心目標,希望藉由收養孩子做為生活上的刺激。
 
六、希望招來子女
夫妻結婚好幾年都沒有生育,聽很多人說一旦領養小孩反而很快就會懷孕,希望藉收養來引子。
 
七、長輩高度期待
自己不見得有意願,也準備好當父母,但在長輩的高度期待及壓力下,做出收養小孩的選擇。
 
八、離婚單身想找伴
因為失婚而覺得孤單,希望藉由收養小孩填補寂寞,並無考慮清楚是否能獨力扶養孩子。
 
九、沖喜,改善配偶病情
如配偶重病在身,在算命師的建議下須收養小孩才能沖喜,改善病情。

十、自己的小孩過世
如孩子意外驟逝,因傷痛過度急於想填補失去孩子的空虛,希望很快領養到小孩。

照片 070.jpg 
善牧收出養社工在記者會中分享兩名身障出養兒的幸福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schild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